中文心理咨询

Blogs|博文

产后抑郁/焦虑,不是矫情——如果你觉得自己快撑不住了,这篇写给你

产后第一年的情绪波动,很多人不会提,但它真实得几乎令人崩溃。

我还记得自己刚生完孩子那几个月,经常一个人坐在后廊的摇椅上,眼神空洞地望向后院。我的宝宝健康可爱,一切看起来都很好。但我心里就是振作不起来,难以乐观地去面对接下来的一天。

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,只知道我不像平常的我。这并不是我想象中的产后生活。

作为心理咨询师,在这一行深耕多年,我本来以为我能自如应对成为新手妈妈的转变。但真正经历后,我发现:产后的情绪失控,是那么真实,且常常被低估。

我的来访者中,有很多新手妈妈,她们找到我时常会说:

“我明明应该很知足,为什么心里这么难受?”

“我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,却不知道跟谁开口求助。”

在我多年与华人或亚裔妈妈工作的经验中,我看见了很多共同的挣扎。你不是唯一一个觉得自己应该更“坚强”、不该这么“玻璃心”的妈妈。

情绪原本复杂多元,却常被过度简化。

产后的痛苦不总是表现为哭泣或抑郁。有时是持续的烦躁;有时是对伴侣的失望;有时是在亲密关系中感到疏离;有时是对照顾宝宝的责任感到不堪重负;有时是麻木——每天都在做事,却感觉像一个空壳在运转。

这些,都是很多妈妈体验过的真实感受。

与此同时,我们的文化背景常告诉我们:“别太情绪化”、“撑一撑就过去了”。我们的父母可能非常疼我们,心甘情愿为我们付学费、付首付,但却从来没有说过“我爱你”、“我懂你”。

于是我们学会了默默忍受,而不是表达情绪、寻求支持。

有些妈妈在和我复盘时说:“我可能也有过产后抑郁,但没有去看医生,也没有被正式确诊。”她们以为一定要情绪彻底崩溃、情况“够严重”,才值得寻求帮助。

但其实不是这样的。

即使你的情绪不符合正式的诊断标准,你所经历的困难依然真实,值得被理解和支持。

如果你也正在想:“我是不是产后抑郁了?”、“我怎么越来越不像自己了?”,请你知道——你不是唯一有这种感受的妈妈。

这也是我设计这门课程的原因。我希望用我多年的临床和教学经验,以及作为一位妈妈的亲身感受,陪你走过这段过渡时期,帮你重新掌握你的情绪语言和关系主动权。

点击这里加入等候名单,成为第一批收到课程上线通知的妈妈。

Ruoxi ChenComment